当前位置:首页 > 香港服务器 > 正文

香港杜甫服务器(杜甫云服务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香港杜甫服务器,以及杜甫云服务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杜甫的诗路历程

      ――小品文 PIXIU

杜甫一生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身后留下1500多首诗,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最大的特点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因此又被誉为“诗史”。然而,杜甫的一生又是支离破碎的,仕途不顺,四处飘泊,最后病逝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小船上,享年59岁。

了解了杜甫的命运,也便了解了他的诗路历程。下面,让我们沿着杜甫的人生轨迹,结合他的诗作,共同感受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风骨与情怀。

(一)少年好学(20岁之前)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祖籍襄阳。远祖杜预是晋代名将,善战多才,曾注释过《左传》。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官至膳部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母亲崔氏也是一位有名望的大族闺秀。可见,这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杜甫5岁时,母亲故去,从此他在洛阳姑母家寄居长大。

他自幼喜学好读,涉猎甚广,7岁就能写诗,15岁便展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少年时,杜甫就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渴望长大后能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兼济苍生。

杜甫也很顽皮,15岁仍童心不减。“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姑母家的院里种着梨树和枣树,八月秋风送爽,树上梨黄枣红。他像一只顽皮的猴子不停地爬上爬下,帮大人摘梨打枣,欢声笑语飞满庭院。可见,杜甫的童年是多么的活泼、烂漫而无忧无虑。

有一次,他见到公孙大娘舞“剑器”,深受感动。“剑器”是一种来自西域的舞蹈,戎装持剑,动作刚劲,节奏又激昂顿挫。如何让自己的诗也能节律顿挫,出神入画,公孙大娘的表演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从前有个漂亮女人,名叫公孙大娘,每当她跳起剑舞来,就要轰动四方。观众云集如山,心惊魄动脸变色,天地也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荡。剑光璀灿夺目,犹如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矫健敏捷,恰似天神驾龙飞翔。起舞时,剑势如雷霆万钧,令人屏息;收舞时,平静的好象江海上凝聚的波光。

公孙大娘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杜甫年幼时,曾在郾城看过她的表演。56岁时,又在夔州看见她的弟子李十二娘在舞“剑器”,儿时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眼前。他写下此诗时,已经隔了数十年,世事变迁,公孙大娘早已不在人世。试想,当时他的心境该是多么感慨万千!

(二)青年壮游(20-34岁)

从20岁开始,杜甫游吴、越。5 年后回洛阳,应考不中,未觉苦恼,认为日后机会尚多。当时,其父任衮州司马,杜甫借省亲之机,又游齐、赵。31岁娶杨氏为妻。33岁时,先遇李白,后遇高适,三人结伴同游梁、宋。

李白比杜甫大11岁,二人一见如故,结成知音,常互赠诗篇,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晚上喝多了他们在睡一个被窝里,仰望星空,畅谈人生和天下之事;白天睡到自然醒,再继续寻道访友,登高怀古,吟诗唱和。后来,二人别于东鲁,便再没有见过。

杜甫称李白的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对杜甫同样念念不忘,“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意思是说,鲁地酒薄难使人醉,齐歌情浓又徒然向谁。对您的思念如滔滔汶水,寄托着我的深情,浩浩荡荡向南流去。

杜甫外出游历十多年,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扩展了他的视野与胸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的理想抱负集中体现在早期的代表作《望岳》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怎样?看齐鲁大地,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由于大自然的垂青与钟爱,这里是如此的神奇秀丽。山南和山北的天色如晨昏一样,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层层云雾在胸前腾绕,令人心胸荡然,快去极力睁大双眼,好把那飞鸟归山的景象尽收眼底。还有,一定要登上顶峰,那个时候再来俯瞰群山,它们该是多么的渺小!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到,凌云壮志,豪情万丈,乐观向上,这些色彩共同渲染着杜甫的青春年华。

  (三)长安十年困居(35-45岁)

36岁那年,杜甫来到长安应试,再次落第,因为他正好赶上了历史上有名的“野无遗贤”的闹剧。

当时,奸相李林甫掌权,那一年所有的考生全部落榜。为什么?因为李林甫不愿延揽人才,生怕书生们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从中作了手脚,欺骗唐玄宗说这次大考考得很糟,没一个应试者够格。玄宗正觉奇怪,他又上了一道奏章,祝贺说这正验证了一个道理:当今皇帝非常圣明,让天下有才德的人都在朝廷得到了任用,所以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这就是“野无遗贤”的典故。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曾经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到晚年已经忘记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宠信奸臣,活在阿谀奉承里,为唐王朝中衰伏下了后患。

那个时候,读书人都把科举作为谋生的手段,杜甫受挫后,十分沮丧。同年,他的父亲又在任上去世。失去家庭的援助,科举之路又行不通,唯有转走权贵之门,另谋出路。

杜甫积极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希望得到推荐,但都无结果。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生活。命运把杜甫推向了社会生活的底层,一名原本衣食无忧的官宦子弟,开始体味到人世的残酷与艰辛。“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亲眼看到了权贵们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朽名句。同时,诗文里的浪漫情调逐渐淡化,沉郁忧虑的色彩越来越浓重,这都源于杜甫不幸的人生遭遇,从而确定了他此后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方向。

在长安,杜甫一呆就是10年。虽饱受辛酸屈辱,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在煎熬打拼着。在第9年,也就是43岁时,杜甫才终于谋得一个小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说白了相当于一个兵器库房的主管,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

上任不久,他回奉先(今陕西蒲城)探望久别的妻儿,一路上目睹遍野哀鸿,到家后又听见一片嚎啕,幼子冻饿而死,妻儿们孤苦无奈。悲痛之余,杜甫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敏锐地揭示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兆头。我们从之后的《兵车行》描述的场面,同样可以感到安史之乱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刚回家一个月后,安史之乱爆发,安䘵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很快洛阳被攻占。紧接着,潼关失守,都城长安(今西安)沦陷,玄宗西逃。杜甫一家也挤在逃难的行列,出走长安,奔波于荒山穷谷之间,狼狈不堪,流离悲惨。

(四)陷贼和为官(45-48岁)

为了躲避战乱,杜甫带着妻儿一路向北,经彭衙,过华原,越三川,辗转多地,来到鄜州(今陕西富县)才算勉强安顿下来。这时,他听说杨贵妃于马嵬坡被赐死,玄宗退位,肃宗李亨已于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于是,他抛下家眷,带着一片忠心独自去投奔新帝。不想中途被叛军俘虏,押回长安。忠诚忧国,是杜甫性格的一大特点。在受押期间,他还写了两篇文章,为朝廷剿灭叛军献策,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9个月后,他侥幸逃出长安,冒险奔向风翔(今陕西宝鸡),再次去投奔肃宗。杜甫“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令唐肃宗大为感动。后来,杜甫回到长安,做了佐拾遗(谏官),由先前的地方官晋升为中央的八品官。

唐肃宗虽然给了这个官职,但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杜甫却生性耿直,办事认真,不善周旋。2年后,卷入一场政治漩涡,起因是肃宗想罢免当时的宰相房琯。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罢免。他和房琯又是布衣之交,于是上奏进谏,结果触怒肃宗,沾上派系斗争之嫌,受到审讯。幸亏宰相张镐力救,才免除一死。

就这样,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华州位于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祭祀、学校等。这意味着他已离开朝廷中心,不再受到重用。

当时,长安、洛阳虽已收复,但安史叛军还没完全消灭,战火仍在延续。安史之乱给唐王朝的打击是巨大的,全国人口从5200万骤降至1700万。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今河南陕县东南)时,晚上在一户老农家借宿。半夜,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这家的老翁吓得翻墙逃走,老婆婆一面应答,一面开了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的差役,负责到处抓壮丁。“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哭着说:“我的三个孩子都去了邺城打仗,前几天收到信息,说有两个已经死在战场。如今,家里只剩下一个儿媳和尚在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无论老婆婆怎么哀求,差役不肯罢休。最后,她被连夜带到军营做苦役。天亮了,杜甫要离开时,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是不平,就把这件事写成诗,叫《石壕吏》。此前,他一共写过5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在仕途越走越窄、前程越来越渺茫的时候,杜甫的诗却越写越好。由于他的诗大多是反映社会动荡、政治黑暗,还有人民的疾苦,风格沉郁顿挫,亦诗亦史,忠实地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为“诗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这首《春望》里,突出地表现了杜甫高尚的人格、高度的爱国情怀以及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依旧,国都却已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变得乱草丛生,一片荒凉凄惨。昔日,长安的春天,鸟语花香,烟柳明媚,如今往日的繁华荡然无存。一“破”一“深”,对比强烈,触景生情,悲从此起。(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春天的花儿原本是那么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原本是那么欢呼雀跃,给人以愉悦。如今的时局,让人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听到鸟鸣而胆战心惊。“感时”和“恨别”,强化了伤怀色彩。(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已经连续了一个春天,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亲人们生死未卜,要是能收到一封家书该有多好,那足可胜过万两黄金啊!(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青丝本已发白,白发本已稀疏,用手搔来,顿觉更加稀少浅疏,竟连那发簪也插不住了。国愁家忧齐上心头,悲愁难以控制。

杜甫一心想为国分忧,做番事业,却步步艰难,落得如此下场。失望之余,他彻底惊醒,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忠君、渴望建功立业,却又深感世态炎凉。华州任职第二年,关中出现旱灾,他借机毅然弃官。从此,带着妻儿离华州、过秦州(今甘肃天水)、经成州(今甘肃成县),走上了艰难的流浪之旅,最终决定入川。

(五)飘泊西南(48-56岁)

公元760年,杜甫来到成都,时年48岁。他受到好友严武(成都尹)、高适(蜀州刺史)等人的帮助,在浣花溪畔筑了一间草屋,暂居下来,从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安定的一段时光,并创作了不少风格多样的诗篇。

在这里,他为妻儿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而舒了一口气,写下《春夜喜雨》,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啊,恰好降在了万物萌生的春天。伴着和风,悄悄潜入幕夜。丝丝缕缕,默默滋润着大地与万物。浓密的乌云,笼罩着野外的小径,唯有江边的渔船上射出一点渔火,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了,潮湿的泥土上必定铺了一层红色的花瓣。到那个时候,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在这里,他结束多年的漂泊,身心放松下来,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沉浸在轻松舒畅的田园里。

在这里,一边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精神乐园,一边是“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他邀邻家的老翁隔着篱笆对饮的欢快。

在这里,他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下来,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有一天,听说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安史叛乱即将平定,一种急于奔回老家洛阳的喜悦无法按捺。于是,饱含激情写下脍炙人口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人欣喜若狂。何不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回到那生我养我的故乡。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从这首诗里,我们会感到,诗人归乡的心情是多么的热烈与迫切,甚至连回洛阳的线路都在想象中规划好了。

在这里,他也曾多少次回顾人生,为自己坎坷的命运悲叹,为妻儿跟了他没能享到一天的幸福而流泪;多少次回想起飘泊路上的所见所闻,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人民的疾苦哀伤。到了八月,草堂外大风呼啸,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万千感慨。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看看天,高风怒号;他看看草屋,狂风卷走了屋顶上好几层茅草;他看看乱飞的茅草,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何不像自己飘来飘去的一生?他看看妻儿,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得不安份,被里都被蹬跛了,屋里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水,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他推己及人,又设身处地的替别人想想,禁不住老泪满襟,高呼哀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那些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唉!到那时,即使我的草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又有何遗憾!

在这里,他以蜀相诸葛亮为楷模,多次到武侯祠祭拜,为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赞叹:“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种匡时济世的抱负是多么的让人钦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又何尝不是杜甫本人一生的情怀?

   (六)魂归湘江(56-58岁)

在成都,经友人严武表荐,杜甫做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数月后又辞职,因为他一心只想在自己的草屋里安渡晚年。然而,愿望永远只是一个难以满足的故事,浣花溪畔的草堂并非是诗人最终的安栖地。

高适、 严武死后,杜甫失去依靠,又开始了流浪生涯。他离开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走走行行,最后在56岁时,到达夔州(奉节)。

在夔州,杜甫受到柏茂林(夔州都督)的照顾,暂居了2年。也就是在这里,他的创作达到高峰,不到2年时间,频频作诗,数量占了现存作品的30%。有一次,他看到公孙大娘的弟子在舞“剑器”,儿时的美好记忆又回到眼前,可公孙大娘早已不在人世,杜甫本人也早已离开故乡、在外飘泊了几十年。有谁能想到,他小时候是那么幸福快乐,如今却流落到如此地步。

之后,杜甫不断往来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大部分时间在船上度过,老病飘零,十分凄惨。这只小船是他自购的,也是他的全部家当。公元770年,杜甫原打算投靠舅父,但中途遇洪水暴发,小船无法靠岸,一连5天没进饭食,却不得不继续飘行。

家在哪里?湘江上这条破船就是他的家。

      不久,杜甫病逝在船上,享年59岁。临终前,他写下最后一首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兼呈湖南亲友》时,说出了自己一生的两大遗憾:“家事丹砂决,无成涕作霖。”想到他一辈子没能给妻子儿女们带来幸福,而自己虽有匤世的报负却又一世无成,不禁泪流满面。与此同时又叹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直至临终,仍念念不忘国家和人民。

就这样,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位终生为国而忧、为民而虑的寒士,一位飘泊一生的沧桑旅者,永远离开了我们。也许,湘江,这片来也浩浩、去亦荡荡的逝水,才是杜雨结束风雨历程、多桀命运的最终归宿。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9岁,生命是何其的短暂。就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就此飘然离去,魂散湘水……

杜甫在世时,声名并不显赫。直到晚唐,“诗史”之名才传开。数百年后,南宋出了一个有影响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大力推崇杜诗,把杜甫尊为“江西诗派之祖”,杜甫的声名才达到顶峰,最终完全登上了“诗圣、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宝座。“诗史”之称,既是当时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也是诗人坎坷一生的记录。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因而他也被称为“杜少陵”。他晚年在成都草堂暂居过,因而也被称为“杜草堂”。他45岁时获得一生最高的职位佐拾遗,因而他也被称为“杜拾遗”。52岁时,他在成都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虽然这些职位都很低微,在任时间并不长,但后人据此相称,说明杜甫每一个人生的细节都被后人久久铭记,从不曾遗忘。他与李白合称“李杜”。另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而他本人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死后,人们把他在成都住过的草屋保留修缮起来,以示纪念,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如今,在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已经成为历代后人为之敬仰的圣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风光怡人,四季如春;草堂边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浣花溪里鱼水依依,荷叶连连,温暖着一位诗人苍寒的一生。

走进这个独特宁静的地方,顿觉还有一股书卷之气、芳菲之息弥漫而来。在这气息里,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悠远,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欢愉,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惊喜;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希冀,更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风骨。

只要悠远,就会让人怀念;只要欢愉,定会有惊喜;只要有希冀,就不会让人悲伤;只要有风骨,就不会让人忘记。杜甫已经离开我们1000多年,但他,如他的诗一样,永远绽放着不朽的光辉。

唐代韩愈说:“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王安石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南宋陆游称赞杜甫:“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余秋雨说:“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

      闻一多说:“杜甫是中国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鲁迅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是的,他好像一直活在我们身边。他有忧国忧民的志向,有悲天怜民的情怀,更有嫉恶如仇、心系苍生的风骨。也许,正因如此,他才永远不会被后人忘记。

文中资料来自于公开信息和书籍《诗意草堂》(王飞著,中国旅游出版社)

相关文章:

《苏东坡的一生》

《诗画同源-王维》

杜甫关于自己的诗句有哪些

1.杜甫的诗有哪些要诗句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5、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6、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3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31、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3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36、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3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8、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9、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

2.请问有没有杜甫介绍自己的诗

咏怀古迹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就是描述一个人在外四处流浪、漂泊的孤单寂寞的生活状态,这两句是互文,意思理解应该是统一的:支离漂泊东南西北天地风尘间,“支离”和“漂泊”都是指在外面闯荡的一种生活状态,“东西南北”自然代指整个外面的世界,风尘,人在外奔波被称为“风尘仆仆”。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歘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在杜甫困守长安十年时期所写下的求人援引的诗篇中,要数这一首是最好的了。这类社交性的诗,带有明显的急功求利的企图。常人写来,不是曲意讨好对方,就是有意贬低自己,容易露出阿谀奉承、俯首乞怜的寒酸相。杜甫在这首诗中却能做到不卑不亢,直抒胸臆,吐出长期郁积下来的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这是他超出常人之处。

3.杜甫的诗都有哪些

杜甫——《梦李白》二首 杜甫——《新婚别》 杜甫——《古柏行》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绝句》 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清明》 杜甫——《望岳》 杜甫——《春望》 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登高》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杜甫——《曲江》其二 杜甫——《哀江头》 杜甫——《哀王孙》 杜甫——《垂老别》 杜甫——《八阵图》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石壕吏》 杜甫——《登楼》 杜甫——《古柏行》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寄韩谏议》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别房太尉墓》 杜甫——《绝句四首》 杜甫——《客至》 杜甫——《丽人行之一》 杜甫——《蜀相》 杜甫——《宿府》 杜甫——《天末怀李白》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野望》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新安吏》 杜甫——《新婚别》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月夜》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无家别》 杜甫——《潼关吏》 杜甫——《垂老别》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兵车行》 杜甫——《佳人》。

4.杜甫写的诗有哪些

代表作《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瘦马行》、《春望》、《北征》、《登高》、《哀江头》、《哀王孙》、“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夏日叹》、《夏夜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杜甫诗词创作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读书和漫游时期 (三十岁以前) 杜工部像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

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困居长安时期 (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

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

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得重用。陷贼和为官时期 (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安史叛军对杜甫啖以高官厚禄,杜甫对此断然拒绝。此事在后世诗人陈志岁《谒杜甫陵园》诗中得到著录,诗云:“北邙埋骨众,名但子堪垂。

甘受一椽漏,愿除千户悲。敬身推伪宦,伤世泻真辞。

陵柏今苞茂,诗王继有谁?”(该诗唱出了世人景仰杜公之心声)杜甫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西南漂泊时期 (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诗歌特色 取材方面 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

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

其名篇中,特多写实之作,如名作《丽人行》,反映上层社会的奢淫。思想方面 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

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手法方面 杜诗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

杜诗也善于抒情,结合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杜诗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语言方面 杜甫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体裁方面 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

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

5.杜甫的诗有哪些

我百度引用的。

能用的就用(*^__^*) 嘻嘻…… 武侯庙 遗庙丹青古 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 不复卧南阳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规雁 东来万里客 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 高高正北飞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梦李白二首之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梦李白二首之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国初以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马呙〕,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盾。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花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青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涂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土禀〕缠其身! 寄韩谏议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双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门必〕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元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足支〕。

问 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 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 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 其由来,知波澜莫二。

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於 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

杜甫在天宝十四载冬天从长安回今天的陕西蒲城县探亲写的伟大诗篇是?

杜甫在天宝十四载冬天从长安回今天的陕西蒲城县探亲写的伟大诗篇如下: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节选)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译文:朝廷里挤满了“济济英才”,稍有良心的,真应该怵目惊心!更何况皇宫内的金盘宝器,听说都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

神仙似的美人在堂上舞蹈,轻烟般的罗衣遮不住玉体的芳香。供客人保暖的,是貂鼠皮袄,朱弦、玉管,正演奏美妙的乐章;劝客人品尝的,是驼蹄羹汤,香橙、金橘,都来自遥远的南方。那朱门里啊,富人家的酒肉飘散出诱人的香气,这大路上啊,冻饿死的穷人有谁去埋葬!

创作背景:这首诗题下原注:“天宝十四载十月初作。”杜甫在长安十年后始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是一个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担此任不久,即在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十月、十一月之间,他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

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玩特玩,殊不知安禄山已在范阳起兵反叛,闹得不可开交。只是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安史之乱”是唐朝各种社会矛盾的总爆发,从此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在长安根据十载长安生活和这次途中的见闻,敏锐地感到国家的危机已迫在眉睫。

作品赏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杜甫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不久,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时所作。诗人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宏篇巨制。

此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没有永远的秘密。

这是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俗语,它的原句是“没有不透风的篱笆”。现代的人把它说成了墙。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不想让别人知道你做了什么事,你最好不要去做(一般是指做坏事的人)。

俗语来源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

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说苑·贵德》)

“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

香港杜甫服务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杜甫云服务器、香港杜甫服务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